?

18971426746

地址:武漢市武昌區武珞路中南國際城C2座1305

首頁 > 財會稅務 > 代理記賬

代理記賬

現行企業會計制度種類及適用范圍

核心內容:在本文中,小編將為您介紹現行企業會計制度種類及適用范圍,包括企業會計準則、企業會計制度、小企業會計制度和金融企業會計制度,感謝您的關注,希望本文能對您有所幫助。

  一、企業會計準則
  現行的企業會計準則(2006)體系由三個層次組成:
  1、企業會計準則——基本準則。由財政部頒布(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令第33號2006年2月15日),屬于財政部部門規章,自2007年1月1日起施行。
  2、企業會計準則——具體準則。由財政部發布(財會[2006]3號2006年2月15日),屬于財政部規范性文件,自2007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范圍內施行,鼓勵其他企業執行(執行具體準則的企業不再執行原準則、《企業會計制度》和《金融企業會計制度》)。具體準則共計38項。
  3、企業會計準則——應用指南。由財政部發布(財會[2006]18號2006年10月30日),屬于財政部規范性文件,自2007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范圍內施行,鼓勵其他企業執行(執行應用指南的企業不再執行原準則、《企業會計制度》和《金融企業會計制度》、各項專業核算辦法和問題解答)。
  應用指南共計32項,并附錄《會計科目和主要賬務處理》。
  對于《企業會計準則第15號——建造合同》、《企業會計準則第25號——原保險合同》、《企業會計準則第26號——再保險合同》、《企業會計準則第29號——資產負債表日后事項》、《企業會計準則第32號——中期財務報告》、《企業會計準則第36號——關聯方披露》、《企業會計準則第38號——首次執行企業會計準則》等6項具體準則,財政部未發布應用指南。
  上述基本準則、具體準則、應用指南三個方面,依次自上而下形成企業會計準則的三個層次,構成我國的企業會計準則體系(2006),并具有法律法規上效力,在規定的范圍內(港、澳、臺除外)強制執行。

  二、企業會計制度
  由財政部發布的《企業會計制度》(財會[2000]25號2008年12月28日),屬于財政部規范性文件,從2001年1月1日起在股份有限公司執行,自2002年1月1日起在中外合資企業范圍內實行,其他企業仍然執行分行業的會計制度。
  《企業會計制度》共計十四章一百六十條,主要內容包括會計制度原則、會計記帳方法、會計科目及其使用說明、會計憑證、會計帳簿和記帳程序、會計報表格式、報送程序和編制說明、會計檔案的保管和處理方法、會計制度的修訂、補充權限及其他有關規定、成本核算方法等。企業會計制度和企業會計準則的區別:《企業會計制度》和《企業會計準則》兩者均屬于行政規范性文件,均對會計要素的確認、計量、披露或報告等作出規定,均由財政部制定并公布,均在全國范圍內實施,均屬于國家統一的會計核算制度的組成部分。但會計制度是以特定行業的企業或所有的企業為對象,著重對會計科目的設置、使用和會計報表的格式及其編制加以詳細規范;會計準則是以特定的經濟業務(交易或事項)或特定的報表項目為對象,它詳細分析各項業務或項目的特點,規定所引用概念的定義,然后以確認與計量為中心并兼顧披露,對圍繞該業務或項目有可能發生的各種問題做出處理的規范。兩者之間的不同之處在于:
  第一、適用范圍不同。具體會計準則大多只適用于股份有限公司,有些也適用于其他企業。而《企業會計制度》適用于除金融保險企業以外的所有符合條件的大、中型企業。
  第二、規范目標不同。具體會計準則對會計要素的確認、計量、披露或報告方面作了原則性的規范。側重于確認和計量,重點規范會計決策過程。而會計制度則側重于對會計要素的記錄和報告作可操作性規范,確認和計量的內容只是有機地體現在會計科目及使用說明中。即會計制度重點規范會計的行為與結果。
  第三、結構體系不同。統一的會計制度自成體系,它由三個層次構成:《企業會計制度》、《金融保險企業會計制度》、《小企業會計制度》為第一層次;在此基礎上,分別一般企業、金融保險企業、小企業建立各自操作性較強的有關會計科目的設置、具體賬務處理和財務會計報告的編制和對外提供辦法;對于各個行業、企業專業性較強的特殊業務的會計核算,財政部分別制定專業會計核算辦法。而各具體準則之間相互獨立,分別就企業的某項業務或某一方面核算內容作出規定。
  第四、規范形式不同。會計準則的規范形式、語言表述比較符合國際通用形式,并已構成國際通用會計慣例的一個組成部分。而會計制度的科目、報表式的規范形式則符合我國廣大會計人員長期形成的思維方式和習慣,具有明顯的中國特色。
  第五、對會計人員的素質要求不同。由于可操作性程度不同,準則要求會計人員具有較高的職業判斷能力,而制度對這方面的要求相對較低。

  三、小企業會計制度
  由財政部發布的《小企業會計制度》(財會[2004]2號2004年4月27日),屬于財政部規范性文件,自2005年1月1日在全國小企業范圍內執行?!缎∑髽I會計制度》基本內容主要包括總說明、會計科目名稱和編號、會計科目使用說明、會計報表格式、會計報表編制說明。
  該制度中所稱“不對外籌集資金、經營規模較小的企業”,是指不公開發行股票或債券,符合原國家經濟貿易委員會、原國家發展計劃委員會、財政部、國家統計局2003年制定的《中小企業標準暫行規定》(國經貿中小企[2003]143號)中界定的小企業,不包括以個人獨資及合伙形式設立的小企業。其標準:工業—須同時滿足職工人數300人以下,銷售額3000萬元以下,資產總額4000萬元以下。商業—須同時滿足職工人數100人以下,銷售額1000萬元以下。建筑業--須同時滿足職工人數600人以下,銷售額3000萬元以下,資產總額4000萬元以下。交通運輸和郵政業--須同時滿足職工人數500人以下,銷售額3000萬元以下。住宿和餐飲業--須同時滿足職工人數400人以下,銷售額3000萬元以下。
  二○一一年六月十八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統計局、發展改革委、財政部研究制定了《中小企業劃型標準規定》(工信部聯企業[2011]300號),原國家經貿委、原國家計委、財政部和國家統計局2003年頒布的《中小企業標準暫行規定》同時廢止。

  四、金融企業會計制度
  由財政部發布的《金融企業會計制度》(財會[2001]49號2001年11月27日)屬于財政部規范性文件,自2002年1月1日起暫在上市的金融企業范圍內實施。同時,也鼓勵其他股份制金融企業實施。隨著國有銀行的股份制改造,該制度在我國金融企業將得到越來越廣泛的推行。
  《金融企業會計制度》對金融企業會計核算的會計假設、會計原則和會計要素進一步作了明確,并對各個會計要素的確認、計量、記錄和報告都作了具體的規定,有利于金融企業準確進行會計確認和計量。
  財政部發布的會計準則和會計制度使企業會計工作有章可循。企業執行會計準則或者會計制度時應嚴格按照統一的規定設置會計科目,進行會計核算。會計科目的設置應按照本企業所執行的會計準則或者會計制度的規定進行,不應混用或亂用會計科目;會計帳務處理應做到統一規范,克服實際操作的隨意性,以真實反映企業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


熟妇多水城中村按摩女,日韩精品不卡在线观看,超碰激情网,一级毛片黄色视频,国产不卡免费AV在线播放